000011 概述 JBZF-01型數字水面蒸發計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GB 21327-2007《水面蒸發器》、水利電力部《水面蒸發觀測規范》SD265-88和中國氣象局2003年版《地面氣象觀測規范》相關要求制造,用于自動觀測水面蒸發過程。 JBZF-01型數字水面蒸發計由蒸發桶(池)和數字式水面蒸發傳感器為蒸發量觀測器具,以專用采集控制器采集處理蒸發數據并完成蒸發器自動補排水控制,實現水面蒸發過程的高精度實時在線測量。 本儀器的蒸發傳感器采用分辨力為0.1mm的信源數字編碼型傳感器,在高溫、高濕、風浪、沙塵環境下能穩定、可靠地工作。 2.1 JBZF-01型數字水面蒸發計的工作原理和結構 JBZF-01型數字水面蒸發計由蒸發桶、水圈、連通管、水位編碼器、浮子、測纜、平衡錘、靜水桶、圓形支板、調水平裝置、自動補排水裝置、采集控制器(以下簡稱采集器)等組成。安裝時將蒸發桶、連通管、靜水桶組成連通器;水位編碼器、采集器、調平衡裝置水平安裝在靜水筒的圓形支板上;浮子、測纜、平衡錘纜分別懸掛在水位編碼器的測輪圓周的兩個凹槽內,浮子安裝在靜水桶內。當蒸發桶中的水面蒸發引起水位下降時,靜水桶中的水面同步下降,浮子即拉動測纜帶動測輪和編碼器旋轉,編碼器即可輸出與水面下降量相對應的編碼數據。采集器通過采集對應時段范圍內的水位變化量,計算出時段水面蒸發量。 2.2 本儀器裝有不銹鋼防風、防塵外罩,靜水桶采用了和蒸發桶同樣的半埋式結構,以盡量保證了靜水桶和蒸發桶中的水溫一致,使傳感器能在惡劣的室外環境下可靠地工作。 2.3 對于JBZF-01型數字水面蒸發計而言,蒸發桶的直徑為Φ612mm,其面積為3000cm2,靜水桶工作區段直徑為Φ240mm,面積為453.27cm2,當蒸發桶中的蒸發量為0.1mm時(即相當于從2.4 JBZF-01型數字水面蒸發計與20平方米蒸發池配套使用時,因為傳感器靜水桶的面積只有蒸發池面積2.4‰,可以基本上不考慮靜水桶與蒸發池之間水體的交換的影響。可以用連通管直接與蒸發池相連接,或者將蒸發傳感器的靜水桶安裝在20平方米的蒸發池中使用(與20m2蒸發池配套使用時,應配套相應直徑的測輪,在訂貨時應加以補充說明)。 2.5 JBZF-01型數字水面蒸發計工作時,當蒸發桶(池)中的水位低到某一預定值時,采集控制器啟動補水裝置予以補水。當有降雨時,當蒸發桶(池)中的水位上升到某一預定高度時,通過采集控制器可以啟動排水裝置予以排水。靜水桶中的水位數值始終可以受到監控。 2.6 使用本蒸發計,只能準確測量非降水時段的水面蒸發量。如欲測量包括降雨期內的日蒸發量,依照國家水文局和國家氣象局的要求,還必須配置分辨力為0.1mm的高精度雨量計〔其測量誤差≤(1~2)%〕等相關裝置才能實現。 4 使用注意事項
4.1 儀器設備檢查 4.1.1 按照包裝運輸清單,核對數量及包裝內容,檢查包裝是否有破損和缺漏。 4.2.2 打開包裝箱,按裝箱單核對裝箱物品并檢查儀器的外觀及裝箱零件,有無損傷。 4.1.3 閱讀使用說明書,了解儀器性能、結構、安裝方法和使用、檢定方法。 4.2 搬運 4.2.1 產品搬運時一般應連包裝一起進行。應盡量使用原包裝。 4.2.2 已經拆除包裝的產品,特別是測量傳感器,應當托住圓形支板垂直向上進行搬運和放置,切忌睡倒和顛倒搬運。 4.2.3 安裝過程中,需要打開傳感器的外筒,此時挪動傳感器時同樣應當托住圓形支板進行,切不可拿住傳感器內部零件來回搖動。 4.2.4 傳感器內部極其精密,未做好減震包裝之前,應避免使用顛簸過大的運輸工具運輸。 4.3 儲存和保管 4.3.1 產品儲存時最好連包裝進行。 4.3.2 產品儲存應當放置在通風干燥的倉庫內,環境溫度和濕度應當遵循技術規范的要求。 4.3.3 已經拆除包裝的儀器設備,或是不在測量季節收回室內保養的儀器設備,應當擱置在距地面60cm以上的架子上。 4.3.4 產品長期儲存時應定期檢查其外觀和功能,并至少每年通電一次,防止意外損壞。 5.1 安裝場地的要求
根據“觀測規范”,蒸發計的安裝場地應滿足以下要求: 5.1.1 觀測場一般為25m×25m的平整場地,確因條件限制,也可取16m(東西向)×20m(南北向),高山站、海島站、無人站不受此限。場地內應有良好的排水設施,保證在大暴雨情況下場地內的積水不得高于地面以上5cm。 5.1.2 觀測場四周一般設置約1.2m高的稀疏圍欄,圍欄不宜采用反光太強的材料。觀測場圍欄的門一般開在北面。場地應平整,保持有均勻草層(不長草的地區例外),草高不能超過20厘米。對草層的養護,不能對觀測記錄造成影響。場內不準種植作物。 5.1.3 為保持觀測場地自然狀態,場內鋪設0.3-0.5m寬的小路(不得用瀝青鋪面),人員只準在小路上行走。有積雪時,除小路上的積雪可以清除外,應保護場地積雪的自然狀態。 5.1.4 根據場內儀器布設位置和線纜鋪設需要,在小路下修建電纜溝(管),電纜溝(管)應做到防水、防鼠,便于維護。 5.1.5 觀測場的防雷設施必須符合氣象行業規定的防雷技術標準的要求。 5.2 觀測場內儀器設施的布置 觀測場內儀器設施的布置要注意互不影響,便于觀測操作。見圖2 JBZF-01型數字水面蒸發計平面安裝示意圖。 5.2.1 高的儀器設施安置在北邊,低的儀器設施安置在南邊; 5.2.2 各儀器設施東西排列成行,南北布設成列,儀器距觀測場邊緣護欄不小于3m; 5.2.3 儀器安置在緊靠東西向小路南面,觀測員應從北面接近儀器。
|